实探长垣十二时辰!一只口罩拉出一条“抗疫新战线”(视频)

来源:优游平台网址 发布时间:2024-08-12 01:03:15

  工人们加班加点,每天可以生产出多只口罩和少数的防护衣、手术衣。这些救命的防护物资,又晨昏相继地运送到武汉及湖北其他城市,以及全国各地医院。

  在疫情的浓重阴影下,在原材料短缺、用工极度紧张、各种成本飙升的巨大压力下,长垣卫材人坚持不涨价、坚守质量底线,加班加点地赶工,和疫情赛跑。

  1月28日到29日,大河报·大河财立方记者在长垣的十二时辰,见证与记录长垣卫材人与时间赛跑的追光时刻;也试图探寻,原材料、市场、技术“三头在外”的长垣卫材产业,如何从一根棉签起家,到日产多只口罩,蝶变出一条“抗疫新战线”。

  1月28日深夜11点,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华西卫材)口罩生产车间内,机器哒哒哒作响。不嘈杂,反而让人安心。

  腊月二十六(1月20日)至今,一只只挂耳、绑带口罩就在这样的声音中,走下生产线,走进高温解析仓库,经过一系列严格品控程序后,再被送往武汉、湖北以及全国各地的医院。

  在生产线埋头工作的,基本全是女工,平均岁数30岁出头。连续7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的李江丽说:“整个春节都在加班,最长的一次两天一夜几乎都没怎么休息。”

  车间中的“李江丽”们,在家中也是女儿、是妻子、是母亲。在本该阖家团圆的春节,因为疫情凶猛而甘愿回到公司加班。

  尽管没有“最美逆行者”的惊心动魄,但在这条“抗疫新战线”上,这些“战疫玫瑰们”的付出同样令人感动。

  “从腊月二十六开始,我们工厂就24小时全力赶工,为疫情一线提供口罩和防护服。”华西卫材总经理崔文波说,公司员工一直坚守在生产防护物资的“后方战场”上。

  在长垣另一龙头卫材企业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飘安集团),总经理范向阳的电话响个不停,原材料、生产、运输、人力等所有的环节,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协调。“疫情当头,我们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,尽量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。”

  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(下称亚都实业)董事长韩立涛已连续多日忙到凌晨3点。早在1月20日,亚都实业对已放假回家的员工发出“抗击疫情倡议书”,希望全体员工返厂上班,全力支援一线生产要,支援武汉。一天内,300多名员工放弃休息,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生产当中。除夕夜,亚都实业连夜整装近1500箱医用口罩、医用手套等医用防护用品,送往武汉。

  这只是长垣“战疫”的缩影。长垣能生产口罩、防护服、手术衣等防护物资的企业,共有42家,每一家都在努力。

  春节加班,那就涨工资。有的企业工人最高5倍工资,行政人员3倍;用工紧张,谁能帮忙找来一个熟练工人,额外补贴100元;熔喷布等原材料短缺,最靠谱的合作伙伴是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(下称天津泰达),那就跟天津方面达成原料和成品之间的战略合作

  “开工即亏,但管不了了,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先保证把产能提上来。”这是这几位企业掌舵人的心声。

  1月29日凌晨3点,刘国彪驾驶着一辆9.6米长的卡车驶进华西卫材厂区。他将和长垣市科工信局工作人员蔡国强一起,连夜把10万只口罩、1000套防护服装车,然后紧急奔赴武汉。

  平时,刘国彪运送起重配件、卫材等货物,往返于郑州和长垣之间。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前往武汉,刘国彪只说了一句:“放心吧,我们会做好防护的。”

  蔡国强和记者说,在夜里快12点接到紧急通知后,他就赶紧联系了平时比较熟悉的两位卡车司机,刘国彪就是这里面一位:“都没有犹豫就答应了,如果这辆车装不下,还有另一辆车随便什么时间都能过来。”

  物资抵达武汉后,会有湖北省工信厅安排的负责人和蔡国强对接,最终发放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。

  在长垣丁栾镇的“十里长街”上,顺丰与邮政两大快递公司承接了长垣防护物资大量的收寄工作。满载防护用品的货车一到站,就有工作人员紧急卸货、粘贴快递表单,数十分钟后,一批货物就处理完毕,由紧随而到的邮政运输车加急运往防疫一线。

  一位卫材商的业务负责人在寄运防护物资时,在每个箱子上都贴上一张字条:“防护紧急物资,望紧急中转,加急!感谢!”他和记者说,全国短缺防护物资医院100多家,河南也有多家医院短缺,他希望这些物资能尽快送到医护人员手中。在河南驼人洁森消毒制品有限公司,酒精、消毒液等消杀产品也在争分夺秒生产,该公司CEO姜山和记者说:“消毒杀菌也是疫情防护很重要的环节,在接到产品需求信息后,公司大年二十七立即复工,加班加点生产,一天没停,尽全力供给市场。”此外,驼人集团拥有相关设备,可提供不同灭菌方式,为当地生产的防护产品提供灭菌服务,加快产品上巿速度,满足市场的迫切需要。一个个物资短缺的消息,一通通要口罩的电话,让长垣卫材人心急如焚。生产、物流,每一个环节都要和疫情赛跑。

  多项政策叠加,全力保障抗疫新战线日下午,大河报·大河财立方记者旁听了一场特殊的会议,长垣市委市政府紧急召集42家卫材生产企业负责人,进一步部署卫材生产。

  河南省药监局启动医疗器械快速审批程序,并开通原材料检验绿色通道,以确保合法产品能快速投放市场。

  这并非长垣卫材产业首次承担重大疫情的保障工作,2003年非典中,长垣诸多卫材企业,亦是为全国提供医护防护物资的主力军。

  “长垣卫材产业的发展,更多依靠独特的‘业务员经济’。”长垣医疗器械同业公会会长李明忠这样告诉记者。

  ,在责任中完成补缺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;反之,承担相应的责任越多,也将获得社会反哺,利于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”,飘安集团董事长陈广法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,作为长垣市最早创办的卫材企业之一,31岁的飘安在发展历史中更是深谙这个道理。

  陈广法和记者说,飘安生产的防护服,至今仍在执行2009年的价格,每件防护服仅售50元钱,“而在今年,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原材料成本,都远高于10年前。”

  在华西卫材厂区附近,崔文波还投建了物流产业园,计划今年7月完工,建成后可以容纳40家物流公司,可以推动当地整个卫材行业的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。